既信淨土法門,還煉丹運氣,修禪、學教、修密?
復羅鏗端居士書二【印光大師文鈔三編(外集)】
受戒一事,當以至誠懺悔為主。佛前自受,光代為證明。然其要,在於起心動念處省察。能如是省察,自可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倘不在此處省察,則雖受戒而仍是常犯戒者。八月間各書,當可逐漸寄來。現今世道人心,陷溺已極。非認真提倡因果報應,及家庭教育,決無實益。家庭教育,尤須注重因果報應。此聖賢佛菩薩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。當今修持,唯凈業最為第一。切勿聞禪之奧妙,教之淵深,密之奇特,而為之轉移。令如來普度眾生之道,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。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,作生死輪迴中人,可悲可痛。必專修凈行,即生了辦,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。打七一事,宜依禪門日誦之章程,節其繁文,專注念佛,則利益大矣。八關齋,以過中不食為體。今人體弱多病,而且打七念佛,乃精進行道,非息心坐禪者可比,似不必執著。否則或恐受病。又南方打七,喫點心度數過多。不但不能心歸一致,且令食不易消。當以多食為戒,兩粥兩飯斯可矣。所言先日持八關齋,亦非確論。先日持,豈七中不宜持乎。須知念佛一法,事理甚深。吾人量力而為,不須強人以難,致人無奮發之思,則為得之。天下事,理有定而法隨機,目可更而綱不改,乃可望其有成焉。墨守成規,妄立新章,皆難收效。祈善裁度之,庶可親獲三昧矣。
復羅鏗瑞居士書一【印光大師文鈔三編(外集)】
金剛經宗泐本,頗穩妥。石天基本,自詡甚好,實則違經義處,不一而足。心經南京有五家註一本,可以令一切人看。請金剛經註者,唯欲解義也,金剛經之義,非至誠受持讀誦,縱令解了文義,亦如雲霧遮日,莫見真相。奈世人只知解義為貴,不知真益在恭敬專精受持中也。 彼十七人同願皈依,今為各取法名,列於名單。當與彼等說,既發心皈依,須依佛法修持。凡外道之煉丹運氣等法,當屏棄之。若猶依彼外道之法修習,則成佛教罪人。譬如國民投彼寇盜。煉丹運氣,非無好處,乃養身之法耳。彼等謂此為佛法真傳,反謂佛法不如彼法,是以無知之人,便認外道煉丹運氣為佛法。誤人之罪,實超過養身之好處百千萬倍。故不得不為說破,免彼等以好心而得謗法壞法之果也。現今人民皆在水深火熱中,當以念佛念觀音為預防之策。令嚴之為人,於末世洵不多見,足以風世。郭智勖之紀略,當為筆削,以光文行。但近今頗煩瑣,不暇及,待後有暇,為之屬筆。人子揚親之德,須注重躬行。自己果能立德行仁,則人自尊其親為懿德之士。否則人必謂懿德之士,當有令嗣,子既不似,意者或有隱惡故致然也。所謂榮親,唯在自己躬行。不在文字語言。然無文字語言,則莫能令人興起。故光亦允與汝父作紀念耳。宜以此教一切為人子者,則利益大矣。蒙山照文念,並無甚秘密。至於結印,叢林中亦是敷演,實未按實義結也。故不必結印。
復李慰農居士書一【印光大師文鈔三編(外集)】
接手書,不勝浩嘆。學說誤人,甚於洪水猛獸。理學先生涉獵佛經,取其要義而宏儒道。知佛法之高深,恐後世所有聰明人通入佛法。特憑空造謠以阻之,謂佛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迥,乃迷惑愚人之據。吾儒但盡義盡分,誠意正心而行即已。若有所為而為善,便是私欲,便是求利,便是惡,便與小人穿箭之心無異。此種語言,似是而非。孔子七十,尚欲天假數年,欲以學易,以期免於大過。以易明吉兇消長之道,令人趨吉避兇,以實造乎無吉可趨,無兇可避之地。則所謂明明德而止至善也。此聖人身分上事,雖大賢尚做不到。所以曾於臨死,方說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。未到臨死,必須朝惕夕厲,唯恐其有所差失也。理學所說,是以聖人深深造詣,令一切人同皆如此。而其能勉力企及於此之法,(即因果報應、生死輪迥等事理) 彼完全棄斥不用。則此種語言,其利益只一二,而其害則罄竹難書矣。以故後世讀書人,絕不以學聖賢之道為事,而學其文字,遂為機械變詐之助。從茲傷天害理,損人利己,殺害民物,竊玉偷香之事,皆以為得意,而肆無忌憚。在昔尚不至太甚,近以歐風東漸,則廢經,廢倫,廢孝,免恥,犯上,作亂,禍國,殃民之事,均有大力人為之極力提倡。推其禍根,實由理學破斥因果報應,生死輪迥等,而潛伏之。由千百年來人不注重此事,(即因果等)縱有少數知者,亦只自心中凜凜,而絕不敢以此公然提倡。故致歐風一至,如風偃草。使大家通通極其認真於因果報應生死輪迥等事,則歐風縱厲,如吹鐵人,了不能入矣。
薛靖蘭,亦聰明有宿根之人,得彼竊玉等業緣,尚自得意,以為風流之雅趣,一見言因果報應等言,遂懷悔莫能及之憾。以是知此等罪過,半屬自己,半屬理學破其戰兢省察之法,而使然也。幸彼尚知好歹,當生大慚愧,虔持佛號,為彼所污者回向。令其消除惡業,增長善根。存者恪守婦德,死者超生凈土。則自他之淫業消滅,自他之凈業深植矣。今晨做早課時,坐以唸佛,彷彿一裸體女子立於其前,年只十三四歲,久而始滅,心竊疑之。天明送早飯關門,有封信靠之,隨即拆閱,方悉其故。想彼由此而死,特求超度者。以故不避絡索而推本言之。彼既發心皈依,今為彼取法名為德馨。德即明德,即本源心地。馨即懲忿室欲,克已復禮。以期本有之真心,不被貪瞋癡等惡妄念所污皂,而常得戒定慧等功德,以驅除諸妄令其凈盡。則明之功到,而明德遂得大明而全彰矣。尚須努力修持,勿致始勤終怠。則由此惡因緣,憤發大志,自利利人,將見生入聖賢之域,沒登如來封疆矣。作佛墮獄,皆此一念。
道院一事,汝等恐未能知其所以,彼令人做好事,及誦經唸佛,亦可取。至雲三教一家,(三教是一家、豈無尊卑長幼、)及究竟所重之道,皆以煉丹運氣為事。誦經唸佛等事,彼實借此以聯絡人心。彼所注重者,煉丹運氣之道。而且極其秘密,雖父子夫妻均不肯與說。且云六祖亂傳法,以法傳與在家人,以故和尚皆無真法,真法已歸我們。世間外道名目,雖有百千萬種,究彼所注重之真道,通是煉丹運氣之道。煉丹運氣亦有好處,亦有壞處。運得好,則身輕體健,延年益壽。至言成仙,則或有之。言了生死成佛,則是胡說。運得不好,則生瘡生癤,瞎眼聾耳,亦常有之。又煉丹運氣之道,不過提腎水,降心火。彼特神乎其詞,謂為坎離交姤,嬰兒姹女交姤。由有此種名詞,正人則亦借此以表示其法。妄人難免節外生枝。而傳道之時,關於密室,外設巡邏,一師一徒,密相告語。若是心存邪念,為女人傳道,遂指坎離嬰姹交姤,為實行交姤。其初未必便是淫女,由彼種種做作,以導其欲。又加誤認與師行淫,乃屬傳道。可憐幾多無知女人,受此污辱,而猶以為是道。直是罪大惡極耳。民十一年上海護軍使何豐林之繼母來山,求皈依,光令皈依高人,彼不肯,光謂彼立一女道院,外雖以三教一家為名,實則以燒煉為事。而且扶乩均與佛法宗旨不合。彼雲未用此工,亦不扶乩。未動身前,與人言來山求皈依,若不得則被人譏誚。凡師所說,均願依行。乃為取名。世間何處無好人,何處無壞人,不過彼等最初立法之人,早已立得一容易作弊之法。致使壞人據此以造業,為可痛可憐耳。
扶乩一事,皆靈鬼依託扶者之智識而為。亦或多由扶者自行造作而成者。且非全無真仙,殆百千次偶一臨壇耳。至言佛菩薩則全是假冒。但扶乩者多是勸人為善,縱不真實,因其已挂為善之名,較之公然為惡者,當勝一籌。又可證明有鬼神禍福等事,令人有所畏懼。所以吾人亦不便故意攻擊。奈因其所說,不拘與佛法合不合,(稍知佛法之人扶之、即能常說淺近相似之佛法、不知佛法之人扶之、則全是胡說巴道)終多是以魚目為明珠,壞亂佛法,其害甚大。(真知佛法之人、決不附和扶乩、佛制三皈、即已分明詳切告誡、何況深義)故凡真佛弟子,切不可隨便贊同。如上所說,是為汝二人說,切不可發表。恐人無知,謂我造謠言譭謗人,則不唯無益,而且有害。佛法無秘傳,佛令人萬行齊修,毫善弗遺。而煉丹運氣,乃為切戒。以宗旨與佛法相反。佛令人首先看破此身。彼令人保護此身為真。彼尚以真得佛之正法為詞,可以悉知其謬妄也。
復丁普瀞居士書一【印光大師文鈔三編(外集)】
来书备悉。须知佛法,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。从前理学家,以弃伦理,明因果报应,生死轮回而辟之,谓其无父无君,惑世诬民。即此语而论之,不但不知佛法之精深义理,即佛法之粗迹,彼亦未得而知。佛法于父言慈,于子言孝,兄友弟恭,夫和妇顺,主仁仆忠。世间伦理,毫善弗遗。因果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,显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六道。果能执此理以导民化俗,不亦大有益于二帝三王周孔之道乎。彼乃嫉之若雠,恨不得全国悉无声迹,乃自矜其智,谓佛为愚,特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言,以蛊惑愚俗。竞致袭其说者,皆以因果轮回为无稽。于教人正心诚意之根据事实,完全废弛。空守正心诚意之语言,以为宏阐儒道之本。上焉者或能正诚,然以一死永灭,亦不能发大有为之心。中下则以一死永灭,尧桀同归于尽,又何必绳趋尺步,徒受束缚乎。于是任心肆志,为所欲为,此毒已伏近千百年。加以欧风东渐,競尚物质文明,则一切以强凌弱,惨无人道之恶剧,通通演出矣。究其祸根,皆由理学家破斥因果轮回之所致也。学说之谬,其祸烈于洪水猛兽。俾吾国群黎死于刀兵饥馑苛政匪盗者,不计其数。其幸保殘生,亦同受水深火热之痛。可不哀哉。今欲自利利人,淑身淑世,当从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做起。内而家庭,外而世人,悉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为劝导。俾人各修善因,以冀乐果。畏苦果,以息恶因。则家庭子弟,不至沦于匪盗。卿邑社会,渐可复其礼让淳朴之风矣。
此只就世間事說佛法之益者。至于出世,亦仍以此為本。但當生信發願,念佛求生西方。則人人皆能修,人人皆能得其實益。此佛法中之一特别法也。三根普被,凡聖同修。愚夫愚婦,皆能入于其中。大聖大賢,不能超出其外。若于此法能生信心,雖是業力凡夫,即可現生了生脱死,超凡入聖。倘不于此法認真修持,而于如來所說一切諸法中,隨修一法,或兼修各法,欲了生死,勿道即生不能了,或經百千萬生及百千萬劫,尚不能了者,多多也。何以故,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,專仗佛力。自己但具真信切願,持佛聖号。則于臨命终時,決定蒙佛接引,住生西方。其餘一切法門,必須修到業盡情空之時,方可了脱生死。否則任汝工夫深,功德大,煩惱若有一絲一毫未盡,則仍然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之外。以自力了生死,比仗佛力了生死,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也。汝幸宿有善根,于此法門能生信心。然須立深重誓,決不隨其餘經典知識言教,捨此法門,另修他法。庶可不負此宿根與現缘也。若讀諸大乘經,見其義理深奥,或親近禪教律密各宗知識,聞其所說親切,遂視念佛為平常,視彼為奇特,捨此修彼,則如稚子捨父母,重病棄良醫,欲得成人愈病,何可得乎。汝既看文钞,何不細心體察,何得又有此六種疑問。
(一)佛即是心,心即是佛,乃约吾心之本体而言。由其有无量无边之烦恼惑业,必须仗惑业净尽,福慧圆滿,有大誓愿之阿弥陀佛大慈悲力为之加被,令其往生。渐次修习,以至究竟亲证此是佛之心而后已也。汝将谓是佛,便不须念佛乎。譬如大圆宝镜,经劫蒙尘,虽具有照天照地之光明,若不加磨砻之功,经劫亦无发光之时。错会即是,其祸可胜道哉。至许止净谓诸佛无身,而般若实为其母,即诸佛从智慧而生之义。智慧为六度之首,举智慧则六度无不圆备。则其修持事业功夫,岂笔墨所易显示乎。汝且著实于前所说之敦伦尽分,于后所说之信愿持名,认真行去。则决定可以慰汝人世无常生死难了之念。若只执著一二理性,而遂以事修为徒劳。则恐后来尚有永堕恶道,长劫不闻天地父母之名之时。可不预防而慎修乎哉。
(二)念观音求生西方,亦可往生西方,但不可谓何必更念阿弥陀佛。以观音乃阿弥陀佛之辅弼也。弥陀是主,观音是宾。弥陀如国王,观音如冢宰。善会其意,即可无疑。
(三)多劫不能成佛,由修自力法门故。须知净土法门,纵临终始闻,能生信愿而念,即可往生西方,了生脱死。况未至临终,即已预修乎。
(四)乩 坛多属灵鬼附会。玉仙乃一进士,而知见卑鄙,不堪言状。何足以彼所宣传者,而掛口齿乎。
(五)持佛号时,杂念纷飞,此是多知多见,心无正念之现象。欲此种境象不现,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。唯恐即堕恶道,励志念佛。了不起他种念头。久则自可澄清。
(六)吃素不难,贪口腹而欲吃素则难。三净肉及肉边莱,乃为下根人所立法也。祈慧察。
復姚維一居士書 【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】
近來人每每好高務勝。稍聰明,便學禪宗、相宗、密宗,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。彼只知禪家機語之玄妙,相宗法相之精微,密宗威神之廣大。而不知禪縱到大徹大悟地位,若煩惑未淨,則依舊生死不了。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,則縱明白種種名相,如說食數寶,究有何益。密宗雖云現身可以成佛,然能成者,決非博地凡夫之事。凡夫妄生此想,則著魔發狂者,十有八九也。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,為千穩萬當之無上第一法則也。
【編后語】: 大師開示:「決不隨其餘經典知識言教,捨此法門,另修他法。」,如此說來,念佛人一心念佛自然最好,但若以禪、密以為助行,似乎亦無不可。盼望行者深體
大師度眾一生成佛的悲心!因為畢竟末法時代的眾生,智慧以及定力皆不夠,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好奇心,走了迂迴的道路,蹉跎了直截穩當,念佛求生淨土,直趨成佛的機會!可不慎哉! 印光大師曾說過:「淨土法門,信願行三,一旦領悟,佛法不需問人了,別人也不見得真的懂呀!」